日前,财政部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终端冷链物流能力,增强农产品跨区域冷链流通能力和效率。
通知中提出,将通过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引导统筹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主要方向有如下四点:
(一) 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能力。
(二) 提高冷链物流重点千支线配送效率。
(三) 完善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
(四) 统筹支持农产品市场保供。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多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提高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推进冷链物流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国际互认。
协会 2021年7月在北京举办APEC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区域研讨会,围绕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运输、冷链技术研发与能力提升、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APEC区域相关标准互认等进行探讨。协会2021年12月在北京举办亚洲合作基金–澜沧江湄公河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区域研讨会,促进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各国在冷链物流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冷链物流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和防控措施的一致性,促进了区域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协会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设立冷链物流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为冷链物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致力于解决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中存在的相关标准缺失、技术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足、专业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协会积极参与世界银行食品安全风险防范与社会共治能力提升项目,作为执行单位之一,着力推动冷链物流行业技术发展,健全食品安全溯源服务体系。
协会将在原有冷链物流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积极响应财政部和商务部的号召,针对现有冷链物流产业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收集协会从事冷链方面会员企业的需求,积极为企业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冷链物流领域的发展。
一、积极推动APEC以及澜湄区域冷链物流标准的互认,提高机构和技术人员对APEC各经济体及澜湄国家冷链物流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加强智能网联运输、智慧冷链物流与科技创新,促进国际技术标准、最佳实践的推广和实施。
二、继续密切参与世界银行食品安全风险防范与社会共治能力提升项目,针对目前冷链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的效率低、监管难、基础设施薄弱以及缺少统一解决方案等问题,建立进口冷冻食品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开发智慧冷链物流及冷库设备,研发和引入移动微仓等智能冷链设备,以新技术为冷链食品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三、将持续开展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工作,为冷链物流行业持续输送优秀专业人才;
四、积极探寻冷链物流新合作方向,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开展合作,面向RCEP国家以及其他如蒙古、斯里兰卡等亚洲多国开展冷链物流培训工作,培养国际化冷链物流人才,促进区域合作,推进区域冷链物流和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