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与通知公告

会员关注:两会代表谈牛肉产业发展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昝林森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畜牧产业风险的预警和管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扶持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也首次被明确写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表示,首先,要把量降下来、把质提上去。国外牛那么便宜,我国许多养牛户不养牛了,屠宰企业也不屠宰牛了,直接把进口牛肉换个包装,利润还是很大的。这就直接冲击了我国养殖户的利益和养殖企业的利益。内需乏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消费减少了,再加上这个进口牛肉的对冲。从目前养殖情况来看,我们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跟外国中低档牛肉相比,是没有竞争优势的。

今年两会上他的一个提案是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畜牧产业风险的预警和管控。昝林森认为,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要加强宏观调控,用好我们的进口配额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等政策工具;从老百姓层面来说,一定要掌握行情动态,对怎么能够节本增效的技术,要尽快地进行学习和掌握,还要有良好的品种。

昝林森表示,随着市场适销对路的扶持政策、纾困政策推动和落地后,速度还会加快一些,在今年中期肉牛行业应该会有一个好的前景和预期。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市长高鹏凌:呼吁给肉牛产业更多呵护

全国两会前夕,高鹏凌实地走访了巴中多家养殖企业,多方了解企业纾困需求,形成了多条具体建议,包括为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探索建立肉牛收储机制、加强行业动态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以及适度控制牛肉进口并加大打击走私牛肉力度等。

高鹏凌的建议得到了商务部党组成员、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的回应。“保护国内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和让一部分贸易伙伴分享中国市场机遇,这两者确实需要平衡好。”李詠箑说,“商务部已经对进口牛肉发起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就是说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进口牛肉激增,并且压制了国内的价格,规则允许我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加征关税的手段来保护我们的国内市场,为我们肉牛产业的调整赢得一定时间。”

全国人大代表朱学良推动国产高端牛肉标准建设,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高品质牛肉需求大增,高端肉牛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然而,朱学良对此也抱有隐忧:“看着形势一片大好,实际上高端肉牛产业难题可不少。”针对核心种质资源长期依赖进口繁育成本居高不下,牛肉产品分级标准混乱全国性高端牛肉品牌稀缺,品牌溢价能力弱等问题

朱学良提出了一系列“破局”建议。他认为,得把高端肉牛育种体系建设重视起来,纳入国家种业振兴行动重点工程,加大科研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手攻关,同时保护好肉牛遗传资源。“只有把种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产业才能长远发展。”朱学良说。

在分级标准上,要构建中国特色高端肉牛分级与认证标准,整合全产业链资源,设立第三方认证机构,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对于高端肉牛养殖基地,参考生猪调出大县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加大养殖端补贴力度,推广“户繁企育”模式,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并给予利息补贴。金融服务也得跟上,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开发适合产业的金融工具,降低融资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旭一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优化养殖金融支持

张继新认为,受进口活牛和牛肉的冲击,肉牛肉羊养殖场出现因产量过剩压栏现象,导致市场上的牛羊肉出现价格下行和亏损,而饲草料及饲养成本过高也挤压了养殖利润空间。此外,目前养殖业的贷款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3年期,导致养殖行业在短期还款方面存在风险。

对此,张继新建议:一是延长贷款期限协调金融机构将肉牛养殖贷款期限从1-3年延长至5-10年,降低短期还款压力;二是贷款利率贴息对肉牛产业给予贷款利率贴息支持,减轻养殖户资金成本负担;三是加强基础母牛补贴通过财政补贴稳定养殖基础,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信息来源:中国三农发布、中国城乡新闻网、微大庆、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