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与通知公告

进口再生资源原材料政策及标准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日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进口再生资源原材料政策及标准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炳炎、青岛海关技术中心实验室郭兵主任,以及来自青岛理工大学、南宁海关、宁波海关、成都海关、乌鲁木齐海关、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海关技术中心、齐鲁工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再生资源行业企业代表等30余人参会。

本次会议以“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提升进口再生资源原材料质量环保管控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围绕政策解读、标准完善、监管协同及产业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海关领域专家详细介绍当前进口再生资源原材料的监管政策、检验检疫流程及风险防控要求,强调需进一步强化“源头管

+过程监管”机制,坚决杜绝不符合环保标准的物品入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周炳炎研究员结合实际案例,从再生资源国家政策、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标准行业应用三个维度进行解

析,为海关一线查验工作提供了实用参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周炳炎老师授课

 

青岛理工大学张庆建教授概述我国再生资源相关国家政策、处置利用及标准化现状,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时指出,再生资源

以生态环保为基石,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青岛理工大学张庆建教授授课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副秘书长张琳表示,再生资源进口是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需构建“政府引导、协会搭桥、企业参与”的协同模式,凝聚质量与环保管控合力。并介绍了协会在循环资源利用领域的前期工作,包括组织专家制定了“再加工纤维原材料 新非织造布余料”“聚丙烯腈纤维再生原材料”等2项团体标准,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强调筹备成立循环资源利用分会的重要性–该分会将搭建跨部门、跨领域交流平台,助力政策落地、标准制定与行业自律。 

与会企业代表还围绕参与上述两项团体标准制定的实践,介绍了标准在进口原材料中的应用情况,内容涉及标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新非织造布余料中夹杂物

检测方法等核心内容。 

会议代表共同认为加快完善进口再生资源标准体系,兼顾环保要求与产业实际;强化海关、环保、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协同联动,建立常态化培训与交流机制有利于提升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