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关资讯

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谈外贸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海关总署原副署长胡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强调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等,为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备受鼓舞,增强了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力量。”

2024年全国政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协商会上,胡伟根据调研发现当前跨境电商业态发展的问题提出过几点建议

一、完善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法规,做好相互间有效衔接。研究调整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和个人限值限额。研究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城市,增加药品种类。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可行性研究。完善跨境电商退货措施。明确海外仓认证标准,进一步落实支持政策。

二、建立健全市场采购试点动态评估和退出机制。完善地方外贸考核机制。强化市场采购出口监管,健全综合治理体系,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部门间联合监管。

三、加快更新和扩大区内保税维修产品目录,将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5G基站等纳入目录。完善保税维修试点核批会商机制,细化准入标准,简化审批流程,建立退出机制。充分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进一步明确保税再制造准入条件和管理要求,支持高端制造企业开展再制造业务,并探索在区外开展试点。认真做好再制造产成品进口试点工作,尽快形成试点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健全部门间联合监管、数据互联、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作用,形成企业自律、行业规范、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9%,同比增长10.8%,高于同期我国货物贸易增速5.8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在“卖全球”方面潜力进一步释放,“买全球”方面的优势持续发挥。

胡伟认为,随着跨境电商业态的不断更新,各有关方面的支持政策也要不断升级,相关监管规定也应持续完善,要积极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新业态快速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促进我国外贸稳量提质的重要动能。要适时调整相关管理要求,研究跨境电商出口不同模式的税收优惠政策适配性,进一步支持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等,促进扩大出口。要优化货运安全检查标准,在科学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国际规则,满足带电池消费类电子产品、液体化妆品等在境内航空运输出境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是完善跨境电商出口类型,适应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创新举措,作为跨境电商B2B出口的‘最后一公里’,海外仓能为跨境电商卖家提前备货、合理排期,缩短商品到海外终端消费者的配送时间。他建议,要加大对我国企业建设自营海外仓、公共海外仓的支持力度,从金融、税收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建设、运营海外仓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我国企业运营海外仓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规则规制内对我国跨境电商卖家给予优惠;鼓励我国企业积极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以海外仓建设撬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扩围增量。同时,根据最新海外仓出口退税政策实施情况,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做好政策效果跟踪研判和完善。

2024年,全国市场采购贸易出口0.78万亿元,约占同期全国出口总值的3.1%。市场采购贸易这一外贸新业态,让这类出口贸易变得更加便利。胡伟表示“对不符合试点总体要求、监管条件不完备、不实贸易风险大、运行效果不佳的市场予以终止试点,引导市场采购贸易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加强市场采购贸易数据质量管控,研究制定打击不实贸易,防范外贸‘注水’工作机制,规范地方政府奖补政策,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统计监督力度,加强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

胡伟表示,今年他将继续履职尽责,立足对外经贸领域,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为工作重点,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源:国门时报、全国政协网